close
小程序現在在想什麼?
原標題:小程序現在在想什麼?
本文由可能吧(微信ID:knbknb)授權發佈,作者滴雞精Jason Ng。
1 月 9 日時,我結合去年年底微信公開課 PRO 版張小龍的演講,以及和微信內外的朋友聊天,推導出微信想通過小程序連接線下未被連接場景的構想。
那麼,幾個月過去瞭,這個構想實現得如何?誠懇地說一句,並不怎麼樣。或許這樣的現狀是微信團隊預料到的,他們正在按原計劃一步一步開放更多能力;也或許,事情有點低於他們的期望,他們也必須逐步開放更多能力,甚至改變一點點原來的構想,讓小程序走上更快的軌道。從微信指數,可以看到,小程序沒有 1 月份那麼火瞭:
微信公開課的公眾號剛剛發佈一篇文章,標題用瞭「重磅」二字,公佈瞭微信小程序的 6 大新能力:
個人也可以註冊小程序,原先是隻對企業開放
公眾號可以與小程序綁定,從公眾號菜單、模板消息、通知均可觸發小程序
開發者可以設置通過微信掃普通的二維碼,直接打開指定的小程序(類似摩拜單車)
App 分享到微信的鏈接,可以直接打開小程序
其中第 2 點,微信官方認為包含瞭 3 種能力,所以,一共是 6 種。
這篇文章,我依然采用推導的方法,聊一聊,3 個半月過去後,小程序在想什麼。
1 小程序現狀
3 個多月過去瞭,從一個第三方統計機構裡,我得到瞭一份相當可靠的數據,這些小程序目前的用戶量應該算是相對靠前的。
摩拜單車
車來瞭精準的實時公交
滴滴出行 DiDi
美團外賣+
京東購物
拼多多+
美團生活
大眾點評+
58 同城生活
貓眼電影
攜程酒店機票火車票
今日頭條 lite
快遞 100 小助手
小年糕+
浦發信用卡
自選股
表情傢園
騰訊視頻
群應用
查規范
名單中的小程序排名不分先後,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用戶量比較大的小程序,幾乎都是大公司和線上產品。摩拜單車是其中一個例外。
小程序的現狀,折射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
2 小程序能做什麼與微信想它做什麼
去年 8 月,當時還被命名為「應用號」的小程序開始內測,參與內測的是騰訊內部 8 個團隊,他們分別做瞭包括騰訊視頻、自選股等小程序。
去年 9 月,小程序開放 200 個內測名額,我們也有幸參與內測,這時,所有人對小程序的定義都是替代 app。因為不管我寫不寫那篇《別開發滴雞精推薦孕婦 app 瞭》,業界很多人已經認為,在用戶量不夠龐大時,做一個微信號就夠瞭。
去年 12 月 28 日,微信年度公開課,張小龍在主題演講時舉瞭兩個小程序例子,都與線下相關,他也在演講的 2 個小時裡,反復提及線下。我們可以推測出,小程序此時的定位是連接線下未被連接的場景。
為瞭讓雞精何時喝開發者跟著微信的方向走,小程序直到現在,也沒有開放朋友圈轉發、沒有開放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隻能通過掃碼或會話分享的方式進入。這也就是說,微信想通過這樣的手段,間接迫使開發者尋找線下的新場景。
2 周前,有人發現,在某個最新的微信 Android 測試版裡,用戶可以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這讓業界很多人瞬間激動瞭起來,覺得小程序爆發的時機到瞭,但後來,微信的公關跟我說,其實這是個 bug 。是不是 bug,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開放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對微信來說,隻不過是一個開關而已,它可以在任何它希望的時機,輕輕打開。
而在剛剛開放出來的幾大能力中,我們註意看第 2 點和第 4 點,這兩種能力卻能讓一個小程序脫離線下場景,如果你的訂閱號關註量足夠大,你可以通過訂閱號推廣自傢的小程序,完全不需要依賴病毒傳播,也不需要依賴所謂的線下場景。
簡單整理這個時間線,我們可以發現,微信對小程序的使命一直在發生微量的變化。
如果說去年 8 月微信就希望小程序是連接線下的,那麼騰訊自傢內測時,就應該去尋找線下的場景,而不是做出一個騰訊視頻小程序。如果說 12 月張小龍的演講是對小程序連接線下這個方向的定調,那麼,它或許不應該在未有線下經典案例出來之前,就開放更多的線上分發能力,這顯然讓開發者更不願意去挖掘線下流量瞭。
騰訊視頻的小程序是個好的小程序麼?是,至少它滿足瞭我看《吐槽大會》的需求 — 我不用去下載騰訊視頻的 app 。線下真的有那麼多可以挖掘的流量麼?真的有,但玩法沒有線上產品那麼簡單。
一把刀能做什麼,以及它的主人想用它來幹什麼,是兩碼事。
一把刀,可以用來切菜,廚師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殺人,有人拿來殺好人,有人拿來正當防衛殺人但被判刑;也可以用來撬開一個很難打開的蓋子,雖然這顯得大材小用。
小程序能做什麼,以及它的主人想用它來幹什麼,也是兩碼事。
小程序,天然是替代 app 的最佳產物。安裝一個 app 真的太費勁瞭,為什麼不能點一下就享受服務?為什麼還要去 App Store 搜索,為什麼還要註冊?為什麼還要收手機驗證碼?為什麼……是,App 的體驗可以做得比小程序好,但大多數時候,用戶隻需要「比較好」的服務,這個「比較好」我認為指的是比 H5 好。
小程序,天然是微信生態的服務延伸。微信日活 8 億多,幾乎每個有手機的中國人每天都多次打開微信,它已經從已經簡單的溝通工具,變成一個生態,你可以在微信裡閱讀、分享、聽微課、看視頻……用戶既然已經在這個生態裡,他們自然希望能在這個生態裡獲得更多服務,訂閱號和服務號的 H5 形態,對服務的承載能力是相對較差的,體驗並不好,小程序可以解決體驗的問題。
它的主人想用來幹什麼?通過時間線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到微信首先希望通過小程序做線下場景的連接。這把刀,微信知道它可以用來切菜,但對於刀的主人來說,當務之急是要正當防衛,對於小程序的主人 — 微信 — 騰訊來說,它想連接更多線下場景,它把這個重任放到瞭小程序身上。
那麼,這個任務,小程序完成得如何?
3 為什麼線下場景沒做起來?
在《小程序想要什麼》這篇文章裡,我從騰訊想連接一切,推到出當前連接線下的最佳手段:
二維碼
二維碼不是微信的,但每個用微信的中國人,看到二維碼都會不由自主地用微信掃一掃。
這個結論在這裡我不再去證明,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很容易在每個物品、每個場景貼上二維碼,但要為特定的場景設計特定的服務,其實並不容易。
過去 3 個月,我給幾個公司做過小程序產品設計的咨詢,都是有線下場景的企業。在針對線下場景設計服務時,我都遇到瞭不少挑戰。用戶在某個場景的時間可能很短,也有可能用戶覺得刷朋友圈比掃碼更能消磨時間,他不一定需要這個場景提供的附加服務。
但創業不就是這樣麼?如果那麼容易想到,那就人人都是創業者瞭。
過去,我做的都是線上產品,當我試圖用我的經驗去幫助這些企業時,我是有點力不從心的,至少我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去調研、研究才能設計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現在做小程序開發的公司,應該都能被稱為第一波開發者。這些開發者台中滴雞精推薦,絕大多數過去都是純做線上產品的,可能和我一樣,他們做線下產品的經驗是不多的,如果微信希望開發者去挖掘線下場景,對這第一波的開發者來說,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不是他們不認可線下場景的價值,而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對線下場景是不熟悉的。線下的玩法和線上壓根不一樣,而且,微信封堵瞭線上的傳播路徑,他們甚至沒辦法從線下場景作為入口切入,引導用戶回到線上傳播。
我們再來看看 App Store 的發展,在 App Store 推出的前兩年,我們看到的,也幾乎都是純線上的產品,沒有多少產品是針對線下的,不是完全沒有,有些 to B 的連接線下產品,但絕大多數都是線上的。
因為敢於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往往是互聯網創業者,他們很熟悉互聯網那一套玩法,開發起來比香港記者還要快,比如我的好朋友朝夕日歷的創始人程昊就告訴我,他們開發一個小程序隻需 2 周,而且用戶反饋還不錯。
我的另一位朋友,可能是目前客戶最多的小程序統計工具阿拉丁的創始人史文祿也告訴我,目前使用阿拉丁的小程序,大多數,也是線上的產品。
並不是說線下沒有可挖掘的場景,而是,第一波進入小程序開發的人,他們是不熟悉線下的。可能需要等到小程序發展的第二、第三階段,我們才能看到比較好用小程序連接的線下場景。
4 開發者與微信的矛盾
對於任何一傢公司來說,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產品對用戶是即用即走的。
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是即用即走。
這兩段話驟然一聽,似乎定義瞭兩個矛盾體。開發者希望自己的產品被用戶多次使用,而微信希望用戶在使用小程序時進入得快,不需要使用時,也迅速離開。所以,小程序對推送的限制十分嚴格,它不希望小程序像 app 的推送那樣 — 可以經常騷擾用戶。
兩者都沒錯。試想,如果一個小程序經常撩用戶,不明原因的用戶可能會認為這是微信的問題,會把「罪狀」怪到微信頭上。試想,如果摩拜單車的小程序用戶解鎖後就直到下一次需要用車時才打開,這個小程序的存在感就太低瞭 — 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在這個過程中讓用戶享受延伸的服務(雖然現在還沒有)。
兩者的矛盾最終必然會以微信尋找平衡點來解決。
這個平衡點是動態變化的。剛開始,微信限制瞭除朋友轉發之外的所有線上分發方式,開發者們、流量玩傢們出現瞭抗議的聲音,當然,後者的抗議是最響亮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正在逐步開放線上分發能力,比如通過公眾號的菜單分發,又比如,某個版本正在內測的長按二維碼分享。
我對微信一直是很有信心的,我從來不掩飾自己是張小龍的粉絲。現在,開發小程序的,絕大多數都是互聯網開發者,作為微信,它理所應當要為這些開發者做一些改變 — 也就是開放更多線上能力,或許,這些能力都在計劃中,但不管怎麼樣,計劃總會跟著生態裡「居民」和「建築師」而做動態的變化,這一點,我對微信一直有信心,也對微信限制流量玩傢的能力有信心。
5 未來可能存在的幾個變化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一位朋友發來微信,問我能不能在文章裡加上他的觀點:「小程序將縮短商業路徑,帶來最後一波的移動互聯網紅利,不僅會誕生出各個垂直方向的小程序創業項目,也將誕生很多第三方公司」。
這個觀點的後半段我是認同的,但我不認為這是所謂的最後一波紅利。這都是投資人見風使舵的說法。去年投資人們還說移動互聯網沒什麼創業機會瞭,今年突然又說,咦,知識付費和共享單車是個創業的機會哦。
小程序、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必然會組成一個大的微信生態,就像 App Store 那樣,甚至比 App滴雞精哪家好 Store 生態還要大,因為微信天然與用戶一直保持連接。你可以想象,App Store 經歷的那幾年裡出現的工具、第三方工具、SAAS 等,都會以適合微信的形態出現在這個生態裡。
微信現在開放的這 6 個能力,在我看來,是給開發者兩個信號:
互聯網開發者,我們聽到你們的聲音瞭。
我們其實沒有強調一定要做線下場景,線上一樣可以做,小程序是一把刀。
但這並不代表線下場景不值得挖掘,對於微信來說,它依然會想辦法連接線下更多場景,因為確實有很多線下的場景沒有被連接,有很多線下的流量沒有被利用。
對於創業者來說,也是如此,眼光別老盯著線上,別老跟著所謂的風口走,看到媒體說做付費內容好,就去搞內容創業創業,看到所有人都在騎車,就去復制一輛帶 GPS 鎖的單車。線下,依然有極大盤子在等著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原標題:小程序現在在想什麼?
本文由可能吧(微信ID:knbknb)授權發佈,作者滴雞精Jason Ng。
1 月 9 日時,我結合去年年底微信公開課 PRO 版張小龍的演講,以及和微信內外的朋友聊天,推導出微信想通過小程序連接線下未被連接場景的構想。
那麼,幾個月過去瞭,這個構想實現得如何?誠懇地說一句,並不怎麼樣。或許這樣的現狀是微信團隊預料到的,他們正在按原計劃一步一步開放更多能力;也或許,事情有點低於他們的期望,他們也必須逐步開放更多能力,甚至改變一點點原來的構想,讓小程序走上更快的軌道。從微信指數,可以看到,小程序沒有 1 月份那麼火瞭:
微信公開課的公眾號剛剛發佈一篇文章,標題用瞭「重磅」二字,公佈瞭微信小程序的 6 大新能力:
個人也可以註冊小程序,原先是隻對企業開放
公眾號可以與小程序綁定,從公眾號菜單、模板消息、通知均可觸發小程序
開發者可以設置通過微信掃普通的二維碼,直接打開指定的小程序(類似摩拜單車)
App 分享到微信的鏈接,可以直接打開小程序
其中第 2 點,微信官方認為包含瞭 3 種能力,所以,一共是 6 種。
這篇文章,我依然采用推導的方法,聊一聊,3 個半月過去後,小程序在想什麼。
1 小程序現狀
3 個多月過去瞭,從一個第三方統計機構裡,我得到瞭一份相當可靠的數據,這些小程序目前的用戶量應該算是相對靠前的。
摩拜單車
車來瞭精準的實時公交
滴滴出行 DiDi
美團外賣+
京東購物
拼多多+
美團生活
大眾點評+
58 同城生活
貓眼電影
攜程酒店機票火車票
今日頭條 lite
快遞 100 小助手
小年糕+
浦發信用卡
自選股
表情傢園
騰訊視頻
群應用
查規范
名單中的小程序排名不分先後,我們可以看到,這些用戶量比較大的小程序,幾乎都是大公司和線上產品。摩拜單車是其中一個例外。
小程序的現狀,折射出什麼樣的現實問題?
2 小程序能做什麼與微信想它做什麼
去年 8 月,當時還被命名為「應用號」的小程序開始內測,參與內測的是騰訊內部 8 個團隊,他們分別做瞭包括騰訊視頻、自選股等小程序。
去年 9 月,小程序開放 200 個內測名額,我們也有幸參與內測,這時,所有人對小程序的定義都是替代 app。因為不管我寫不寫那篇《別開發滴雞精推薦孕婦 app 瞭》,業界很多人已經認為,在用戶量不夠龐大時,做一個微信號就夠瞭。
去年 12 月 28 日,微信年度公開課,張小龍在主題演講時舉瞭兩個小程序例子,都與線下相關,他也在演講的 2 個小時裡,反復提及線下。我們可以推測出,小程序此時的定位是連接線下未被連接的場景。
為瞭讓雞精何時喝開發者跟著微信的方向走,小程序直到現在,也沒有開放朋友圈轉發、沒有開放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隻能通過掃碼或會話分享的方式進入。這也就是說,微信想通過這樣的手段,間接迫使開發者尋找線下的新場景。
2 周前,有人發現,在某個最新的微信 Android 測試版裡,用戶可以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這讓業界很多人瞬間激動瞭起來,覺得小程序爆發的時機到瞭,但後來,微信的公關跟我說,其實這是個 bug 。是不是 bug,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不可否認的是,開放長按二維碼進入小程序,對微信來說,隻不過是一個開關而已,它可以在任何它希望的時機,輕輕打開。
而在剛剛開放出來的幾大能力中,我們註意看第 2 點和第 4 點,這兩種能力卻能讓一個小程序脫離線下場景,如果你的訂閱號關註量足夠大,你可以通過訂閱號推廣自傢的小程序,完全不需要依賴病毒傳播,也不需要依賴所謂的線下場景。
簡單整理這個時間線,我們可以發現,微信對小程序的使命一直在發生微量的變化。
如果說去年 8 月微信就希望小程序是連接線下的,那麼騰訊自傢內測時,就應該去尋找線下的場景,而不是做出一個騰訊視頻小程序。如果說 12 月張小龍的演講是對小程序連接線下這個方向的定調,那麼,它或許不應該在未有線下經典案例出來之前,就開放更多的線上分發能力,這顯然讓開發者更不願意去挖掘線下流量瞭。
騰訊視頻的小程序是個好的小程序麼?是,至少它滿足瞭我看《吐槽大會》的需求 — 我不用去下載騰訊視頻的 app 。線下真的有那麼多可以挖掘的流量麼?真的有,但玩法沒有線上產品那麼簡單。
一把刀能做什麼,以及它的主人想用它來幹什麼,是兩碼事。
一把刀,可以用來切菜,廚師用來切菜;也可以用來殺人,有人拿來殺好人,有人拿來正當防衛殺人但被判刑;也可以用來撬開一個很難打開的蓋子,雖然這顯得大材小用。
小程序能做什麼,以及它的主人想用它來幹什麼,也是兩碼事。
小程序,天然是替代 app 的最佳產物。安裝一個 app 真的太費勁瞭,為什麼不能點一下就享受服務?為什麼還要去 App Store 搜索,為什麼還要註冊?為什麼還要收手機驗證碼?為什麼……是,App 的體驗可以做得比小程序好,但大多數時候,用戶隻需要「比較好」的服務,這個「比較好」我認為指的是比 H5 好。
小程序,天然是微信生態的服務延伸。微信日活 8 億多,幾乎每個有手機的中國人每天都多次打開微信,它已經從已經簡單的溝通工具,變成一個生態,你可以在微信裡閱讀、分享、聽微課、看視頻……用戶既然已經在這個生態裡,他們自然希望能在這個生態裡獲得更多服務,訂閱號和服務號的 H5 形態,對服務的承載能力是相對較差的,體驗並不好,小程序可以解決體驗的問題。
它的主人想用來幹什麼?通過時間線的整理,我們可以看到微信首先希望通過小程序做線下場景的連接。這把刀,微信知道它可以用來切菜,但對於刀的主人來說,當務之急是要正當防衛,對於小程序的主人 — 微信 — 騰訊來說,它想連接更多線下場景,它把這個重任放到瞭小程序身上。
那麼,這個任務,小程序完成得如何?
3 為什麼線下場景沒做起來?
在《小程序想要什麼》這篇文章裡,我從騰訊想連接一切,推到出當前連接線下的最佳手段:
二維碼
二維碼不是微信的,但每個用微信的中國人,看到二維碼都會不由自主地用微信掃一掃。
這個結論在這裡我不再去證明,我想說的是,我們可以很容易在每個物品、每個場景貼上二維碼,但要為特定的場景設計特定的服務,其實並不容易。
過去 3 個月,我給幾個公司做過小程序產品設計的咨詢,都是有線下場景的企業。在針對線下場景設計服務時,我都遇到瞭不少挑戰。用戶在某個場景的時間可能很短,也有可能用戶覺得刷朋友圈比掃碼更能消磨時間,他不一定需要這個場景提供的附加服務。
但創業不就是這樣麼?如果那麼容易想到,那就人人都是創業者瞭。
過去,我做的都是線上產品,當我試圖用我的經驗去幫助這些企業時,我是有點力不從心的,至少我需要花費不少精力去調研、研究才能設計出一個可行的方案。
現在做小程序開發的公司,應該都能被稱為第一波開發者。這些開發者台中滴雞精推薦,絕大多數過去都是純做線上產品的,可能和我一樣,他們做線下產品的經驗是不多的,如果微信希望開發者去挖掘線下場景,對這第一波的開發者來說,其實是相當困難的。
不是他們不認可線下場景的價值,而是他們當中的大多數,對線下場景是不熟悉的。線下的玩法和線上壓根不一樣,而且,微信封堵瞭線上的傳播路徑,他們甚至沒辦法從線下場景作為入口切入,引導用戶回到線上傳播。
我們再來看看 App Store 的發展,在 App Store 推出的前兩年,我們看到的,也幾乎都是純線上的產品,沒有多少產品是針對線下的,不是完全沒有,有些 to B 的連接線下產品,但絕大多數都是線上的。
因為敢於第一波吃螃蟹的人,往往是互聯網創業者,他們很熟悉互聯網那一套玩法,開發起來比香港記者還要快,比如我的好朋友朝夕日歷的創始人程昊就告訴我,他們開發一個小程序隻需 2 周,而且用戶反饋還不錯。
我的另一位朋友,可能是目前客戶最多的小程序統計工具阿拉丁的創始人史文祿也告訴我,目前使用阿拉丁的小程序,大多數,也是線上的產品。
並不是說線下沒有可挖掘的場景,而是,第一波進入小程序開發的人,他們是不熟悉線下的。可能需要等到小程序發展的第二、第三階段,我們才能看到比較好用小程序連接的線下場景。
4 開發者與微信的矛盾
對於任何一傢公司來說,他們都不希望自己的產品對用戶是即用即走的。
張小龍對小程序的定義是即用即走。
這兩段話驟然一聽,似乎定義瞭兩個矛盾體。開發者希望自己的產品被用戶多次使用,而微信希望用戶在使用小程序時進入得快,不需要使用時,也迅速離開。所以,小程序對推送的限制十分嚴格,它不希望小程序像 app 的推送那樣 — 可以經常騷擾用戶。
兩者都沒錯。試想,如果一個小程序經常撩用戶,不明原因的用戶可能會認為這是微信的問題,會把「罪狀」怪到微信頭上。試想,如果摩拜單車的小程序用戶解鎖後就直到下一次需要用車時才打開,這個小程序的存在感就太低瞭 — 他們甚至沒有辦法在這個過程中讓用戶享受延伸的服務(雖然現在還沒有)。
兩者的矛盾最終必然會以微信尋找平衡點來解決。
這個平衡點是動態變化的。剛開始,微信限制瞭除朋友轉發之外的所有線上分發方式,開發者們、流量玩傢們出現瞭抗議的聲音,當然,後者的抗議是最響亮的。現在,我們可以看到,微信正在逐步開放線上分發能力,比如通過公眾號的菜單分發,又比如,某個版本正在內測的長按二維碼分享。
我對微信一直是很有信心的,我從來不掩飾自己是張小龍的粉絲。現在,開發小程序的,絕大多數都是互聯網開發者,作為微信,它理所應當要為這些開發者做一些改變 — 也就是開放更多線上能力,或許,這些能力都在計劃中,但不管怎麼樣,計劃總會跟著生態裡「居民」和「建築師」而做動態的變化,這一點,我對微信一直有信心,也對微信限制流量玩傢的能力有信心。
5 未來可能存在的幾個變化
當我寫這篇文章時,一位朋友發來微信,問我能不能在文章裡加上他的觀點:「小程序將縮短商業路徑,帶來最後一波的移動互聯網紅利,不僅會誕生出各個垂直方向的小程序創業項目,也將誕生很多第三方公司」。
這個觀點的後半段我是認同的,但我不認為這是所謂的最後一波紅利。這都是投資人見風使舵的說法。去年投資人們還說移動互聯網沒什麼創業機會瞭,今年突然又說,咦,知識付費和共享單車是個創業的機會哦。
小程序、訂閱號、服務號、企業號必然會組成一個大的微信生態,就像 App Store 那樣,甚至比 App滴雞精哪家好 Store 生態還要大,因為微信天然與用戶一直保持連接。你可以想象,App Store 經歷的那幾年裡出現的工具、第三方工具、SAAS 等,都會以適合微信的形態出現在這個生態裡。
微信現在開放的這 6 個能力,在我看來,是給開發者兩個信號:
互聯網開發者,我們聽到你們的聲音瞭。
我們其實沒有強調一定要做線下場景,線上一樣可以做,小程序是一把刀。
但這並不代表線下場景不值得挖掘,對於微信來說,它依然會想辦法連接線下更多場景,因為確實有很多線下的場景沒有被連接,有很多線下的流量沒有被利用。
對於創業者來說,也是如此,眼光別老盯著線上,別老跟著所謂的風口走,看到媒體說做付費內容好,就去搞內容創業創業,看到所有人都在騎車,就去復制一輛帶 GPS 鎖的單車。線下,依然有極大盤子在等著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號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
閱讀 ()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